巴塞罗那3-3国际米兰:你有球王亚马尔,我有战神小邓子

0
巴塞罗那3-3国际米兰:你有球王亚马尔,我有战神小邓子

欧冠半决赛首回合,国际米兰客场挑战巴塞罗那。开场30秒,邓弗里斯助攻图拉姆脚后跟巧射破门,之后邓弗里斯在角球进攻中门前侧勾破门扩大领先优势,巴萨由亚马尔和费兰连追两球,下半场,邓弗里斯利用角球进攻头球再下一城,但巴萨由拉菲尼亚远射扳平比分,最终双方3-3战平,将晋级悬念留到了次回合。

本场双方都发挥出了较高的技战术水平,打出来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传世经典之战。

【首发阵容】

欧冠半决赛,双方都没有保留,排出了目前的最强阵容。

国米这边,只缺了一个右中卫帕瓦尔,由比塞克顶替,图拉姆和邓弗里斯的火线复出,让因扎吉在此战拥有了几乎最强的阵容配置。

(首发及评分)

巴萨的情况稍差一些,少了中锋莱万和左后卫巴尔德两名主力,对整体的战术运转有不小的影响。替补中锋费兰,虽然也能进球,但其在中锋位置的牵制和掩护作用要比莱万差不少,加上替补左后卫马丁的助攻能力比巴尔德要差太多,导致左边锋拉菲尼亚孤立无援,两翼齐飞的巴萨只能由亚马尔单腿跳。

虽然伤病影响更大,但巴萨是主场作战,多休一天,而且平均年龄小五岁多,体能更好,所以整体上巴萨还是处于优势一方。

【开局闪击】

所有人都认为,客场作战国米会摆铁桶阵死守,没想到开场后第一次进攻,国米就进球了。

(图拉姆脚后跟破门)

巴萨开局就气势汹汹前场逼抢,国米后场被迫开大脚,劳塔罗大幅回撤,甩开了盯防他的中卫库巴西,在毫无准备的后腰德容头顶上争下了高球的第一落点。

之前的分析老维就提到过,国米打巴萨,一是要靠身高砸头球,二是用邓弗里斯欺负替补左后卫,但反击想要打出来,首先是双前锋在与巴萨双中卫的对位中,身体对抗要拿到足够大的优势,起到支点作用。

这个球就非常典型,劳塔罗不光是赢在身体对抗,更是赢在积极性和态度上,库巴西和德容明显还没有进入比赛状态。这种级别的比赛,哪儿有十多分钟来给你慢慢适应节奏,经验老道的老油条中卫,往往会在第一次对抗中给前锋来一记狠的,库巴西虽然天赋出众,可经验还是不足。

图拉姆扛住伊尼戈拿到第二落点,以伊尼戈的身体素质,要单防图拉姆是非常吃力的。

也就是说,在第一次交锋中,国米双前锋完胜巴萨双中卫,才有了国米的这次快速进攻。

巴雷拉送出斜塞,邓弗里斯前插,但由于双前锋都回撤接球,中间没有人抢点,所以第一波传中被巴萨解围。

巴雷拉外围拿球,国米形成二次进攻,此时巴萨左后卫马丁没有拉边防守,而是留在禁区内,等着距离较远的佩德里去追邓弗里斯,这就看出了他对邓弗里斯的忌惮。第一波,一对一防守,怕邓弗里斯突破,所以留了几步的空间,让邓弗里斯顺利传中,这没问题。但是第二波,马丁从一开始就放空了邓弗里斯,在有队友协防的情况下也没敢顶出去防守,就显得过于小心,甚至是忌惮。

邓弗里斯正是利用马丁没上,佩德里还没到位的短暂时间,完成了传中。

禁区里三防三,劳塔罗没有往中间挤,而是跑到了后点,躲开了防守,但邓弗里斯的传中却选择了前点。伊尼戈忌惮图拉姆的速度和冲击力,所以提前往门前跑,没想到传中到了身后,一个急停变向把自己给扭翻了,图拉姆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,完成了脚后跟射门。

30秒进球,看起来颇为意外,但实际上全是战术设计,国米双前锋 邓弗里斯对巴萨后防三人的绝对对抗优势,以及开局之后的比赛投入程度差距。国米这个进球完全来自精心设计,而非意外。

【球王亚马尔】

进球之后,国米按计划收缩防守,巴萨控球进攻,比赛进入了亚马尔时间。

老维一直是推崇天赋的,而亚马尔身上的天赋不光是肉眼可见,简直是溢出屏幕了。球感太出色,每一步趟球都在可控范围内,你想伸脚抢断,他总能在你之前碰到球。这种感觉就像梅西,已经强大到不需要任何花里胡哨的假动作了,每一步趟出去都绝对可控,你伸脚就被过。

(亚马尔的绝对球感)

仔细观察亚马尔的带球,几乎是一步一趟,这就保证了他几乎每一步都有让球变向的机会,你想出脚断球,但步频没他快,他总能先碰到球。

大部分速度型边锋,需要空间来冲刺,但梅西和亚马尔这种类型的不需要,他就小碎步带着球往里压,哪怕空间再小,你出脚就被过,不出脚他能一直带进射程射门。

赛后因扎吉和弗里克双双认证,亚马尔是50年出一个的天才。现代足球总共一百多年,也就是说这种级别的球员只有3-4个。

这就是球王,他根本不需要体系,他自己就是体系。

之所以说他就是体系,因为一个人根本防不住他,在低位防守摆好阵势的情况下,依然需要至少两人,甚至是三人来防守他,那么在其他位置,就必然会露出空当。

(亚马尔一对二传中造险)

迪马尔科和姆希塔良防亚马尔,右后卫孔德前插,国米已经没有多余的人去防孔德,但亚马尔没传,依然选择一对二,这是他信心的展现,但也是他需要提高的地方。

亚马尔确实有一对二还能强吃的能力,但在队友已经被放空的情况下,及时传球,把后卫引走,自己也能获得更大的空间。

亚马尔表示,空间?不需要,在我眼里到处都是空间。

有人批评迪马尔科防守只会退,平时这样批没问题,但今天面对的是亚马尔,真不怪迪马尔科菜,是对手太强了。

二防一,能阻止亚马尔突破就不错了,封堵传中想都别想,上去一个被过一个,两个一起上就一起被过。

(亚马尔一对一横传,费兰射门偏出)

其实巴萨并没有能完全开发亚马尔的潜力,毕竟他只有17岁,还太年轻。

(亚马尔一对二强行传中)

很多时候,孔德是作为无效人力,站在亚马尔身后看戏。而靠右侧的后腰德容,也基本不进三十米,都在外围保护。

(孔德触球点)

从触球区域可以看出,孔德大部分时间是在亚马尔身后保护。

也就是说,看起来是亚马尔一对二,但实际上在该区域还是二对二,只不过是亚马尔一对二的时候还带了个观众在后面看着,其实并没有打出区域人数优势。

要么是孔德无球前插带走一个,让亚马尔形成一对一,要么是亚马尔吸引两人防守,让前插的孔德无人盯防,这才叫真正用好了亚马尔的优势。

真要是能把亚马尔一个顶俩的优势发挥出来,国米的左路早就被打爆了。

20分钟国米打进第二球以后,开始把阵型压出,甚至进行前场逼抢,因扎吉是想趁着对手被打懵之际,再猛攻一波杀死悬念。

(国米压上逼抢)

这个时间段,很多巴萨球迷都已经快哭了。

关键时刻,亚马尔挺身而出,展现球王风采。

(亚马尔进球)

这次防守有什么不同?

不在于图拉姆先参和了一下又放弃防守,之前防亚马尔时也没有图拉姆,关键在孔德。

孔德拉边吸引了迪马尔科,亚马尔从肋部突破的时候,就只剩下姆希塔良一个人防守,一对一,你别说是姆希塔良,就算是梅西他娘也防不住啊。

其实,巴斯托尼在看见姆希塔良一对一的时候,就应该及时顶出来帮忙的。但是拉菲尼亚、奥尔莫、费兰三个点同时往禁区里插,中后卫实在不敢动。后腰恰尔汗横移过来呢,又会放空弧顶的佩德里。

正是我之前提到的,要么是亚马尔一对二,让队友无人防守,要么是队友带走后卫,让亚马尔一对一。这次正是孔德带走迪马尔科,给亚马尔制造出了一对一的机会。

当然,这个球图拉姆如果一直纠缠住,让亚马尔身边一直保持两人防守状态,或许不会丢球,但教练并没有安排图拉姆回到这么深的位置,因为需要他在进攻时顶得上去。

(亚马尔小角度射门击中横梁)

这次又是二防一,孔德又放空,图拉姆及时回来盯住孔德,保证有两名队友去防亚马尔。这就是亚马尔的威力,把国米前锋都压回禁区了,反击时自然就威力大减。

边路一对二,亚马尔如果想内切,自然是需要同时面对两人,但是如果下底,国米两人就变成了一前一后,先是轻松过掉迪马尔科,在姆希塔良到位之前,完成起脚。

这次被过得太轻松,所以阿切尔比怒吼迪马尔科。下半场迪马尔科还被巴斯托尼吼了一次。

(亚马尔传中造险)

一对一甚至二对一防不住亚马尔,我都不怪迪马尔科,但这次失位,迪马尔科的锅甩不掉。

国米准备后场推进,迪马尔科加速前插,但图拉姆没能拿下一点,球权丢失。迪马尔科第一时间就能看到球权丢失,甚至在丢失之前就能预见球权丢失,但他却没有及时停步转身回防,反而是继续由着惯性往前跑,在对方拿到球权之后两秒才开始往回,而且是慢速散步,导致亚马尔持球直接面对巴斯托尼。

被压太久,有了进攻机会谁都想释放一下,但在这种不容有失的比赛中,明明有机会提前至少三秒回防的情况下,选择放弃这次防守,迪马尔科的战斗意志比起劳塔罗是有差距的。

(亚马尔又一次一对二传中造险)

巴萨不光是没能利用亚马尔的个人能力在边路打出人数优势,而且在国米二防一只能防突破没法防传中时,中路也没有抢点高手,浪费了亚马尔的多次传中,或许莱万在的话会好很多。

(亚马尔铲断巴斯托尼,巴萨反击射门)

这是国米的一次反击,打到中场被迫降速,回传之后巴斯托尼被亚马尔铲断。

为什么反击会降速回传?

因为阵型退得太深,前面没人,只有图拉姆一个点,劳塔罗迟迟没有上去。

注意看一开始劳塔罗的位置和图拉姆是差不多的,图拉姆还做了一次回接之后,顶到了最前线,而劳塔罗在这次由守转攻中,什么也没做,原地站了8秒左右,才开始散步往前走。

也就是说,在35分钟左右,劳塔罗的体力其实就已经崩了,43分钟时为什么在无对抗情况下自己拿球一个转身就能拉伤,就是因为体力已经耗尽了。

国米25分钟之后,基本没能打出过反击,只能被动挨打,跟前锋体力耗尽,跑动不到位,对抗没优势,有很大的关系。

(费兰打进巴萨第二球)

比如巴萨第二球,其实跟体力有很大关系。

国米前锋没体力,打不出反击,所以巴萨才能肆无忌惮压上进攻,中卫都压进了四十米区域,但凡国米前锋还有体力,往中线一站,巴萨就不敢这么压。

被压到这么深的位置,每个人的防区已经很小了,图拉姆还象征性跑两步,劳塔罗只能原地当木桩,一点干扰都做不到,让对方压进三十米,瞄准了传。

当然这个球的最大责任人还是比塞克。

其实30分钟左右因扎吉就该果断换下劳塔罗,因为他已经基本摸不到球了,进攻上不去,防守也只能站一下位,留在场上不光是少一个人,还直接导致劳塔罗被累伤。

【疯狂泥头车】

中场休息,塔雷米换了劳塔罗,巴萨也换了边后卫,但不管是马丁还是伊尼戈,身体素质都差邓弗里斯很远。

(比塞克前插传中,迪马尔科后点射飞)

巴萨前逼放空巴斯托尼,塔雷米支点分边,邓弗里斯直塞,比塞克前插传中,迪马尔科后点射飞。

塔雷米虽然菜,但好歹有体力啊,没体力再强都是零。而且本场塔雷米的发挥还算是不错。

因为巴萨这边同样体力不好,上周末刚和皇马大战120分钟,首发阵容跟本场完全一样,而且亚马尔、拉菲尼亚等球员都是踢满了加时赛的。

所以下半场前15分钟,双方踢得都比较平淡。

(国米控球回传,巴萨前压造越位)

从这个球可以看出国米的体力问题。

知道自己处在越位位置了,巴雷拉想跑回来接球,但小碎步始终是提不起速来,最终还是越位了。

而图拉姆则是装都不装了,直接留在前面散步。

有人说图拉姆不是刚复出吗,半个月没踢比赛,怎么体能会不好?

正是因为半个月没比赛,而且没训练,所以才体能不好。体能不是光靠养,还得靠练,你日常训练都不参加,突然上来跑一场,那身体肯定受不了。图拉姆其实还没恢复到最佳状态,只是因为本场太关键,必须提前复出,合练只参加了一次,还没能参与所有项目,这样的身体状态,能坚持到下半场已经不错了。

(巴斯托尼传过顶,巴雷拉前插单刀)

这个球巴雷拉为什么会放弃单刀停下来,除了觉得对方手球非常明显之外,或许也是对自己的体能没有信心,担心再冲两步之后控不住球。

(从这个角度看手球很明显)

这个球裁判距离较远,VAR也没有给提醒,属于正常的误判范围吧。

毕竟不是故意手球,而且还有另一名后卫,所以判了也只是黄牌 任意球,对比赛结果不是决定性的。

国米三个关键进攻点,劳塔罗和图拉姆都耗干了,只有邓弗里斯体能好。

三天前的联赛他复出踢了二十多分钟,最近几天一直正常训练。一个月没踢球,不存在累,训练也正常参加了一段时间,正是身体状态好的时候。

开局闪击送助攻,20分钟门前抢点扩大比分。

(邓弗里斯打进国米第二球)

看这个飞身动作就知道他的身体状态出色。

而且上半场有多次国米后场遭到逼抢时,都是大脚找右路邓弗里斯,让他做边路支点来缓解后场压力。

到了60分钟的体能节点,邓弗里斯再次发威。

(国米快速反击,邓弗里斯前插传中)

邓弗里斯示意对方手球,这个球从慢动作来看倒是应该没有手球,即便碰到手也是贴住身体的。

邓弗里斯还能冲,图拉姆已经耗干了,你看他最后冲这几步,别说带球,就把球传出去都已经把自己累摊了。

正是这次角球,让国米再次得分。

(看看小邓子飞得多高)

但是仅仅两分钟,巴萨再次扳平。

(邓弗里斯送角球)

邓弗里斯在已经占据身位优势,卡住位置的情况下,如果对方没有犯规,他没必要摔倒送角球。

结合前面巴雷拉那次手球不吹,本场的裁判是略微有一点主场哨的。但这几次误判都还算是可接受范围内,属于裁判的正常肉眼失误范围之内,比起在意甲场场被针对的环境,欧冠赛场的环境已经是非常好了。

巴萨正是利用这次角球扳平了比分。

(拉菲尼亚远射世界波)

3-3之后,国米其实还有不少反击机会,可惜图拉姆实在是跑不动。

(姆希塔良直塞,图拉姆单刀)

如果图拉姆有体力,库巴西根本没机会追上。

(图拉姆单刀主动降速,实在冲不动)

但邓弗里斯还能冲。

(邓弗里斯前插被放倒)

(邓弗里斯传中,姆希塔良后点破门越位)

赛后很多人在争论这个脚尖越位,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不值得争论,只要划线准确,越位了就是越位了,不管是一厘米还是一毫米甚至一微米。

你要说一厘米不算越位,那两厘米算不算?如果两厘米不算,那三厘米凭什么要算?到最后99厘米都不算越位了,那越位一米也不算越位,那就没必要设置越位规则了,双方都直接派三个前锋在对方禁区里蹲着,两边来回开大脚就完事了。

所以口子不能开,规矩必须定死,体毛越位也是越位。虽然看起来很残忍,但没有规矩一切都会乱套。

(邓弗里斯这个球就该自己射门的)

(邓弗里斯前插,巴萨门将出击)

直到79分钟这次冲刺,邓弗里斯终于显出了疲态,冲完之后瘫倒在地。

81分钟,因扎吉换下了图拉姆和邓弗里斯,意味着国米放弃进攻,要死守了。

但巴萨面对铁桶阵,也没有太好的办法,多次尝试45度起高球,却几乎争不到头球。

(只有亚马尔的一次传中击中横梁算是无心插柳)

幸好亚马尔打皇马踢满120分钟,所以到了下半场威胁小了很多。针对亚马尔年轻缺乏经验的特点,次回合防亚马尔时可以更凶狠一点,不是恶意犯规,但应该主动上身体强硬一点,让他带球时有所忌惮,或许用硬汉奥古斯托的效果会更好。

【结语】

(数据统计)

本场国米主打低位防守,反击非常高效,主要原因是前场有图拉姆和邓弗里斯两个冲击强点,而中后场有姆希塔良和巴斯托尼两个提速出球点,这四人都没踢上周末联赛,体力不错。这也正是上周末联赛国米踢得那么差的原因之一。

因扎吉的战术非常有效,抓开局,抓定位球,利用身高优势,用邓弗里斯欺负对方替补左后卫,几个战术关键点都抓得非常准,加上球员们的战斗意志非常高涨,所以让国米在体力不好的情况下,在客场拼下一场3-3的平局。

对比之下,弗里克的战术安排就略显逊色,明知防空的弱点,却没有任何应对措施,有阿劳霍这样的对抗强点却不用。进攻端虽有球王级的亚马尔,却没能把亚马尔的优势最大化,长期让亚马尔一对二,而右后卫在后面看戏。亚马尔那个进球就很明显,只要让右后卫引走一名后卫,亚马尔就能够为所欲为,但已经证明有效的套路,之后却很少打出来。

以双方的球员实力,以及体能情况来说,这场球比分虽是平局,但因扎吉算是赢了弗里克。优缺点同样突出的邓弗里斯,在本场比赛中的光芒甚至要盖过球王亚马尔。

这让我对双方次回合的比赛充满信心。

当然,前提是周末打维罗纳的联赛必须大轮换,不是4-5人的轮换,而是11人的全轮换。全都换了也不差个门将,门将虽然身体不累,但心理也需要舒缓一下。

事实已经多次证明,球员心思不在这里,而且没体能,你强行让主力上场,效果真不如满体能又有斗志的替补球员。

不是要放弃联赛,而是这种情况下,你上主力真不如上替补的效果好。

信我一次吧,因哥,因大爷。

发表回复